传统巨头全面触网吹起电子商务泡沫

http://ec.sina.com.cn  2011年06月23日09:37  第一财经日报  

  “如果说国内电子商务(电商频道)业有泡沫,那么这个泡沫才刚刚吹大。”走秀网副总裁马晓辉说。

  他援引数据称,2010年,风投投向国内电子商务网站的资金在10亿美元左右。但今年国内电子商务的投资额可能是去年的10倍,其中最大来源就是传统行业巨头的全面触网。

  激进的传统巨头

  马晓辉最近跟几个传统制造企业朋友吃饭聊天,这些朋友一直在向他学习网上购物和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的运营心得。

  “今年已成为传统企业全面介入电子商务的元年,很多制造企业都自投资金购建自己的B2C平台,或者将第三方网上分销平台纳入自己的销售体系。”他说。

  更多案例在印证。手机购物公司“闪购营销”副总裁李锦魁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宝洁公司近日已将全线产品导入该公司闪购手机购物平台,而更多日化企业也在谈判。

  李锦魁说,宝洁公司选择闪购手机购物的主要原因是,宝洁公司在国内已有一个完善的网上销售物流平台,跟闪购合作只不过增加了一个手机购物的销售渠道。消费者通过闪购手机购物平台下订单,宝洁网上销售物流平台则完成送货等剩余环节。

  看上去,这种涉入非常合理。消费习惯正因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改变,电子商务已成为传统巨头必须直面、接受的一种销售渠道业态。

  但总有些大跃进味道。6月19日,苏宁易购总经理凌国胜抛出一个业界感到有些震撼的数字。他说,保守估计,国内网购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80%以上,苏宁易购2013年销售规模将达到600亿元,2020年将达3000亿元。而2011年,苏宁易购的目标仅80亿元。

  凌国胜指出,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对信息流和物流的处理速度,以及后台的服务能力。按照计划,到2015年苏宁将在全国建立60个物流基地,并在3年内投入12亿元~18亿元建立6个~8个云计算数据库。

  “3000亿元的销售额中,家电网购仅占50%~60%,剩下的是百货和图书。”凌国胜的这一说法表明,传统巨头在电子商务的激进,并不仅仅固守于自己有优势的传统行业,而是已经将矛头指向目前风头正旺的京东商城、当当和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巨头。

  不仅苏宁、国美大举发展电子商务,目前家电企业也基本都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部门,或自己在网上开店经营,或借助第三方网上平台销售。

  东菱威力总裁刘亮指出,现在很多家电产品在传统销售渠道上,已被几个家电品牌所垄断,其他新进入者根本没有任何市场机会,相反,电子商务新渠道给了新进入者新的机会。因此,威力进入微波炉市场就在借用电子商务渠道。

  风险在推高?

  但传统巨头全面触网,正被视为吹大国内电商业泡沫的力量,或将导致更多民间游资进入,风险也会越来越大。此前,山西多个煤老板已经涉入这一领域。

  来自深圳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深圳市注册的电子商务公司就达3700家,而去年倒闭或转型的电子商务企业至少有400~500家,但每年新诞生的电子商务企业数量也在300~400家。

  “保守估计,深圳20%左右的电子商务企业已持平或盈利。”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高圣涵指出,但因竞争非常激烈,这些企业的平均经营年龄不到3年,至今没有一家电子商务企业进入全国前5名。

  中国行业网站战略联盟秘书长苏道德表示,由于国内电子商务扩张步伐太快,造成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成本高企,特别是人力成本翻倍增长。

  “的确很恐怖。”马晓辉指出,传统行业巨头的人力储备一般都偏向传统销售,为了拼速度,传统行业巨头往往会不计成本到电子商务企业挖人。“比如一家国内化工企业招聘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是,无论你在哪家网站做过,过来薪水直接翻一倍。”

  独立第三方咨询机构CNZZ在4月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也指出,要成功运营一个在线零售网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小网站想要脱颖而出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物流方面的建设,将是中小网站的发展瓶颈。

  丁丁网广州负责人姜峰表示,现在电子商务企业都在比拼物流、仓储等供应链建设,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相反,要吸引顾客,线上的价格又要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低,导致网上销售的毛利越来越小,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则一直批评那些传统巨头的疯狂涉入。他表示,尽管由于市场蛋糕巨大,可以容纳许多企业,但几年后一定会有大的整合,专业的电子商务企业更具优势,这是产业分工的体现。

  传统行业巨头全面触网还是会进一步推动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行业巨头的电子商务业态,也需要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和信息平台。(孙燕飚)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